第(2/3)页 一方面外敌环伺,贸然清除恐社稷不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相权与皇权的对立。 如今皇帝还没办法仅凭自己一人就能号令朝堂,下面还有左右二相呢。 周国皇权与相权相互制约,这样制约的好处就是皇帝一个人说了不是百分百算数,可以有效的预防昏君的产生,就算下一任的皇帝是个傻子,国家也不至于太乱。 至于坏处嘛,若皇帝是一个有道明君的话,这样的制约就成了皇帝身上的枷锁,想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集思广益到最后必定会变得墨守成规畏首畏尾,皇帝心中的报复根本无法实现。 哪怕是周皇如今只能寻找机会一点一点的削弱世家权力。 真要将杨家这个百年世家连根拔,他也没这个魄力。 …… 推卸完了责任的周皇此时也间接性的达成了自己的目的,他看向御书房内站着的皇子开口问道:“杨家虽然要惩处,但是如今却还有一件比惩处杨家更为要紧的事情。” 刚刚站起身,额头磕的还有些红肿的周国太子忙问道:“不知父皇所谓何事?” 周皇瞥了他一眼,开口道:“该派何人去楚国议和?” “这……”周国太子听到这里却是不由得沉默了,不但是周国太子,就连二皇子与一直充当气氛组存在感差到极致的三皇子也低下头去。 父皇问出这个问题,摆明了是想在他们之间选一个人充当和谈使啊! 和谈使可比不上正常出使的正副使者。 战败一方向战胜一方派出和谈使那可是相当屈辱的事情。 因为和谈使是要在和谈书上签字的,什么割地赔款的都要写上去。 虽然是皇帝授命于和谈使答应这些条件,但是百姓敢骂皇帝吗? 百姓不敢骂皇帝…… 那么骂谁? 那就只能骂和谈使了。 割地赔款,卖国之臣…… 这活儿就不是正常人干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