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小说 - 历史小说 - 农家状元郎在线阅读 - 第90章 (求追读)县试(上)

第90章 (求追读)县试(上)

        天启十一年,二月十日。

        陈平已来到这个世界四年多,再有半年就十二岁了。

        这天是县试开考的日子。

        四更刚过天还未亮,城里一家客栈内,李阳在检查三人的考试物品,以防有所遗漏。

        并且再一次强调考试相关注意事项,叮嘱他们要专心。

        陈平三人未嫌李阳啰嗦,皆知这是师长的关爱,纷纷点头称是。

        半个多时辰后,三人走出客栈,坐上李阳的马车,径自前往考棚。

        当他们赶到时,考棚外已是人山人海。

        只见一座红木大院伫立在前,梁宇宽整,坐北朝南。

        考棚的最南方有东西辕门,围以木栅,往北即为正门,也叫做龙门。

        唯有跃了那龙门,他们才算是真正踏入科举之道。

        那北门外本来还算开阔,容纳百人不是问题,可如今却被挤满了。

        送考的马车、牛车,护送的亲朋好友、凑热闹的百姓,甚至各家的丫鬟仆役都扎堆地挤在此地。

        有家长正握着孩子的手殷切叮嘱,有的学生靠在老师身边头冒冷汗,衙差们在前方高声呼喝着维持秩序。

        “人数太多,我们快去前面看座位!”何青选大声喊道。

        陈平和叶崇文搂着考篮,大声回了一句,便随一行人往里挤。

        好不容易挤到前方,只见几张巨大的告示牌上,写满了考生的名字,凡五十人一组。

        考场之上争分夺秒,谁都不想在找位置上浪费时间,这告示牌上便将位置标得明明白白。

        陈平从上往下看,一眼发现自己的名字,跟叶崇文、何青选还有其他两个华庭书院的学生挨在一起。

        “在这里!”他直接指着右手边的方向,“甲字考场!”

        “好!”

        叶崇文也看见了,忙将自己的位置记下,免得进去出错。

        告示牌前人太多,陈平被挤得头冒热汗,却把考篮牢牢护在胸前。

        这玩意可不能丢!

        这里头不仅有文具吃食,还有他的户籍身份证明。

        没了这东西,考场都进不去。

        科举之道严苛至极,行差踏错都会断送未来,必须严阵以待。

        不一会儿,前方忽然传出喧闹之声。

        衙差沉声喝道:“县试开考在即,无关之人速速退去!不得喧闹生事!”

        “开门!!”

        只见龙门缓缓打开,后方空旷大院展露眼前。

        大院的北方,三间大厅跃然眼帘,内中座椅俨然,整齐排列,大小均等。

        那便是真正的县试考场。

        考生顿时一拥而入。

        胥吏步出考场,目光凌厉地扫过众人,“考场之上,焉得喧哗?还不肃静!”

        现场嘈杂的声响瞬间压了下去。

        随即转身,对着后方恭敬一拜,“大人,时辰已到。”

        新任县令缓缓从内堂走出来。

        这是朝廷派下来接替黄老三的人,新县令姓吴。

        吴县令手持点名册,那上面记载着每个考生的籍贯、家世、外貌,乃至祖上三代是否有作奸犯科的信息。

        吴县令表情严肃,一板一眼地对众人说道:“今日县试开考,望尔等正本守清,专心考试,既入考场便要心无旁骛。”

        “本官念到姓名的考生,便上前来。”

        考场大院内人头攒动,却大气都不敢出。

        少顷,吴县令沙哑的声音传来。

        “郑博,齐衡,王大福,刘成群,白元住......”

        被叫到的学生忙答了声“到”,朝前方走去领取答题用纸。

        答题用纸称为“试卷”或“卷子”,是内面印有红线的厚纸折本,封面上的姓名栏中需填上某某某。

        进入考棚前,现场还有小吏进行盘查搜检,会将考生所带物品、衣服仔细检查以防夹带,待确认无误后,才会放行。

        很快就到了陈平他们这一队。

        当吴县令念到陈平名字时,微微一愣。

        或许是来永顺县听说过,这个曾经准备参加童子举,后来又被取消名额的神童吧。

        他不免多看了几眼,“身份无误,进场吧。”

        陈平与身边人对了一眼,提起考篮带着疑惑走了进去。

        众考生在验明身份、盘查搜检后,均已经入场落座。

        吴县令亲自到大门上锁并封印,现场只留下知县和必要的考试人员,所有人等待着试题公布。

        考场中的座位隔得很远,主考官座位旁还有两张桌子。

        这是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在主考官之外还会增设两名副考官,其中一名是朝廷派下来的观察推官。

        陈平入座后,才有认真看了看这个时代的答题用纸。

        其实与现代异曲同工,红线一侧印着姓名年纪,另一边则是作答之处。

        但同一个考场考试的内容却不一样,尚未及冠者的试题与及冠之人的试题有区分。

        陈平三人年纪尚未及冠,所以一会拿到的就是未冠文题。

        县试总分五场,每日一场。

        以头场开始,过了头场才是进入二覆、三覆,乃至第四、五场连覆。

        能够坚持到最后的,才拥有最终争夺府试的资格。

        考试内容无外乎四书文、试帖诗,或至经论、律赋等,难度会逐级提高。

        这头场头题当出于四书,以阐明经义为主,应当不会太难。

        陈平调整坐姿,将笔墨取出,先行研墨以作准备。

        辰时一刻。

        吴县令扫过满场考生,从桌上取出第一道试题。

        众人见状,呼吸微窒,目光灼然。

        陈平聚精会神生怕自己错漏了什么,手指轻轻轧过草稿纸的边缘。

        心中不由的有些紧张。

        副考官接过考题起身,将试题一一下发。

        陈平双手接过考题,打开一看。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这是出自《孟子·告子上》,堪为名句。

        其意知者甚广,即三心二意、虎头蛇尾之意。

        陈平心下大定,却没有轻易下笔。

        要解释容易,但破题还需发散阐述抒发己见,且需先在草稿纸上试写了一遍,待觉稳妥后方才抄录至答题纸上。

        陈平气色从容,笔下字迹中正端雅,每一个字都写得不紧不慢。

        一个时辰后,众多考生陆续搁笔。

        而后便见有考官起身,手持红印泥,亲自在众人答案最末尾处盖戳。

        此举是可此知晓考生答题的快慢,如果未写一字便已经盖戳,那么后面的答案写得再好,都会有考试作弊的嫌疑。

        辰时一过,第二题也发放下来了。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这句虽不常见,但熟读《论语》者,必能知其所以然。

        此文出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意大概是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其实也是在言其志向,并不难理解。

        陈平有条不紊地赶在正午时分答完,还吃了顿午饭。

        虽然那带来的馅饼在入场检查时被掰开了,可肉干辛辣开胃,味道还是不错的。